祝贺!广外入选首批重点
点击查看视频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称“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茹楠组织同学们用中英文双语,讲述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深刻内涵。
这样的课程环节设置,给广外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学生陈昱豆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让我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课外,我也会用英语把这些故事讲给外国朋友听。”
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新人,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是广外构建“大思政”的重要理念之一。
不久前,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该学院院长毛国民说,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突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打造“多语种+思政”系列精品课
最近,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文金贝带着学生,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包含的关键词条。接下来,团队将通过“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短视频等形式,对这些词条进行多语种阐释,打造精品思政课程。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在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广外,如何用外语给同学们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毛国民介绍,学院抽调多名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过硬外语素质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部,以及广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双语在线课程.
如何让这门课“有新意”“有干货”?毛国民介绍,课程吸收国际上双语教学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经验,突破了思政课大班教学存在的过于严肃、灵活不足的局限性,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加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著作的外文版,以及视频资源,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
“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受益匪浅”“老师讲得很有趣,非常喜欢,会推荐给外国同学”……精心打造的双语线上课程,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
“广外目前有31个外语语种,根据这一特点,学院形成了‘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毛国民介绍,针对院内学生,开设了俄语、法语等第二外语课,让学生掌握多语种的语言能力,能够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实践(思政课)
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面向小语种专业学生和留学生,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语种教学团队”,打造了“多语种+思政”系列精品课。
这支教学团队由掌握法语、德语、俄语等不同语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组成。毕业于法语专业的文金贝,就是其中一员。“在给小语种专业学生上课时,会选择‘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变化等案例,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上好思政课,不局限在教学课堂。广外还开展翻译经典金句、聆听多语种党史课堂、演绎外交历史等活动,打造“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打造具备国际阐释能力的教师队伍
日前,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决赛在广州落幕,刘茹楠以最高分斩获一等奖。来到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近3年,刘茹楠在教学科研上均有收获,主持了省级、市级哲学社科规划项目。“从讲课,到写课题申报书,再到发表论文,学院大咖们都会提供悉心指导。”
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关键。毛国民介绍,学院坚持“外引内培”相结合,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组建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学科研梯队;同时,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发挥资深教授“传帮带”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广东高校思政课谢迪斌名师工作室第二期启动仪式合影
历经多年发展,这支高水平、具备国际阐释能力的师资队伍,推动学院发展不断取得突破:学院2005年获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学校还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要依托单位,自主增设“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二级学科博士点,重点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阐释与传播,培养对外传播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发挥学科优势,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学院针对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提前制定计划及安排,举办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指导会,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提升项目申报质量。”毛国民说。
不久前,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此外,学院获得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转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1项。“依托获批的项目,我们计划出版系列专著,做好理论宣传阐释。”毛国民介绍道。
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先后在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阐释”研究和学术交流基地,开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合照
接下来,如何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毛国民介绍,学院将持续推进“卓越计划”,包括红色资源融入课程建设、“国际阐释”特色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多语种”特色人才培养、“高水平国际阐释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种子’力量,将学院建成全国外语院校有较高知名度、国际阐释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毛国民说道。
广外党委书记石佑启:
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种子”力量
“广外始终坚守‘越是国际化办学,越要坚持党的领导,越要强化政治引领’理念,致力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阐释、培根铸魂,矢志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种子’力量。”广外党委书记石佑启说,学校将以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
石佑启介绍,广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服务于国家对外高水平开放战略所需的创新高地、服务于“湾区所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宣传阵地、服务于“广外所能”国际视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重地、引领外语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示范基地,锻造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的孵化园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
“对标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外将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大卓越建设项目,包括课程、科研、人才、师资等方面,力争建成全国外语类院校一流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佑启说道。
具体来说,广外将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一流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省级“一流”课程群,打造思政“金课”。同时,打造列宁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等马克思主义研究平台,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国际阐释,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内外的引领性集群优势,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聚焦卓越人才建设,学校将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多语种’人才培养特色,打造多语种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石佑启介绍,在卓越师资建设方面,采用“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引育用”并举,完善高端领军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打造高水平思政教师队伍。
往期精选
这一刻!
看!如何在联合国翻译竞赛中脱颖而出?
潮潮潮!“泰潮”啦!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
编辑|黄婷仁
初审 | 白志华 黄婷仁
复审 | 费俊慧 杨欣
终审 | 陈彦辉